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从原理到应用:化学需氧量(COD)与生化需氧量(BOD)的本质是什么

从原理到应用:化学需氧量(COD)与生化需氧量(BOD)的本质是什么

更新时间:2025-09-12

浏览次数:19

化学需氧量(COD)与生化需氧量(BOD)均用于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,但其本质差异源于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核心机制,且应用场景因特性不同而各有侧重。


从原理看,COD 的本质是化学氧化反应:通过向水样中加入强氧化剂(如重铬酸钾),在强酸、加热条件下,强制氧化水体中几乎所有可被氧化的有机物(包括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惰性有机物),通过消耗的氧化剂总量换算成 “需氧量",反映的是水体中有机物的 “总氧化潜能"。


BOD 的本质则是生物代谢过程: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等)的呼吸作用,在有氧环境下,微生物分解水样中可降解有机物并消耗氧气,通过一定时间内(通常为 5 天,即 BOD₅)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量,反映的是 “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物量",仅代表水体中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部分。


应用层面,二者本质差异决定了适用场景:COD 检测耗时短(数小时)、数据稳定,适合快速批量监测(如工厂废水排放实时监控、应急水质评估),但无法区分有机物的可降解性;BOD 更贴近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(微生物分解是水体净化的核心过程),常用于评估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实际影响(如河流、湖泊的环境容量测算),但检测周期长(5 天以上)、易受温度、微生物种类等因素干扰,数据波动性较大。

700plus


BOD(6A)




分享到

扫码加微信

Baidu
map